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只有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诊断与改进,逐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引导并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得到稳步提升。
一、国外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发展的现状
国外关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开始重视高校质量管理工作的推广和建设。至1993年1月,先后有34个国家加入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国际网络”组织。该组织积极推动各成员国结合本国实际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1993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罗马尼亚召开了主题为“质量保证政策与高等教育院校鉴定”国际高级专家咨询会议,就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管理途径和实施办法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英国据此制定了本国的高校质量管理模式和建设指南,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此后几年中,其他欧美国家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的质量管理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英国的高等教育有800多年历史,是西方高等教育最发达国家之一。1997年,为了向本国的高等教育提供更加全面的质量保证服务,英国将其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合并,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ualityAssuranceAgencyinHigherEducation,简称QAA)”。QAA是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其使命是向英国高校提供完整的质量保证服务,以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美国高等教育没有形成明确的国家质量标准,政府对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起着监督与服务的作用。其高等教育质量控制主要是由民间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和官方的联邦教育部认可的认证机构对各大学开展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各州政府也自发对高等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该工作常与认证工作合并进行,以免重复。
日本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起初是由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共同组成的双轨式评价模式。内部评价是以高校作为评价主体,通过建立内部评价机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展全面、系统性的自我评价;外部评价则是以校外人士作为评价主体,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2004年,日本又正式启动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第三者评价机制,由独立于政府和教育界之外的认证机构作为第三者评价机构,以此确保对大学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公平[1]。
综上可见,国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从国家、社会或专门机构角度对大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微观层面则是侧重于从基础的课堂教学角度进行质量评价。对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少[2]。
二、国内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及诊改机制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及诊改机制的探索发展
从20世纪末至今,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已经从外延生存发展到内涵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设想,并借助管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2]。
2004年,国家启动了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评估,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应运而生。2015年到2017年间,教育部连续颁发文件,大力推进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充分表明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全面推进的决心[3]。
从2015年底到2016年,部分高职院校、职教研究所及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开展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但对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体制机制及运行模式等建设工作,还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019年2月,以全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鲜明特征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国家层面确立了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继续领会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有效的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既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作为质量生成的主体责任,加大内部治理力度,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增加高职教育的吸引力[4]。
(二)国内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诊改机制发展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和完善由学校、院系、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的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由内而外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梳理各主体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明确质量问题责任主体和改进措施。通过采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并利用诊改平台开展自我诊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内部质量管理预警功能,树立现代质量文化,通过持续诊断与改进,形成内部质量控制闭环系统,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文化的形成。
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根据文件要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已开始由国家层面试点逐步转向省级试点和全员参与推进。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国情的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三、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诊改机制建设发展的启示
(一)形成人人参与诊改的工作氛围
诊改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程,人人都是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只有每个教职工都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承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质量,每名学生都能对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行自我诊断与持续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同时诊改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制度化工程,要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常态化管理和全员覆盖。诊改工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要通过不断诊断与改进真正做到专业有提升,课程有亮点,教师有自信,学生有发展。
(二)建设智能化校园是实施关键
开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服务平台,构建集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于一体的管理系统,需要大力加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校园物联网建设。建立面向教学管理和师生服务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要紧扣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通过建立考勤系统和评学评教系统对日常教学基础数据开展在线跟踪,实时采集、反馈、预警并及时改进和优化。将学校的其他工作逐步融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日常工作状态数据实时监控,使平台状态数据不仅满足教学质量管理需要,同时还可作为院系、专业和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绩效评价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三)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不断提高内部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建立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以便教师和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另外,要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专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专业的认同感。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样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更加灵活的职称评定制度,突出职业属性,适当弱化科研工作标准,加大课程建设、职业技能、社会服务等在评比、评优中所占的比重。改进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学校还应积极建立完善的教师与学校沟通渠道,认真听取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积极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5]。
参考文献:
[1]赵巍,田焱,李正.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5):545-549.
[2]罗金凤.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3):16-19.
[3]张敏,杨晓冬.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发展研究,2020(2):5-7.
[4]王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的建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0(2):1-6.
[5]胡茂波.QAA评估视阈下英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机制及启示:以诺兰德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