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基于“诊改”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者:zlkz发布时间:2021-05-20浏览次数:3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由大向强,深化内涵提升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发力点。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更加迫切,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工匠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做好教学质量评教工作,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教师关注教学质量、发展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开展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全面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做到及时反馈信息,有效解决问题,切实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过程和各要素的改革。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评估改革成效,促进改革不断深入,保障学校长远发展。

(三)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的需要。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才培养,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理应成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参与者,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才更加有现实意义。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学生、督导等多元参与方,还有评价指标、评价模式和手段等多个评价要素。但是,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各评价主体在各个环节,都存在评价工作不够到位的现象,评价要素存在不够完善和科学的问题。归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评教管理不到位,影响评教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学生评教是一项重要的评教构成,而高职院校对学生评教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一是未能有效营造良好的学生评教氛围。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网上或者利用微信开展评教的方式,便捷的工作方式导致学校管理部门减弱了线下宣传或推广活动,难以形成良好的评教氛围。二是未能有效激发学生评教积极性。目前评教指标的设置呈现专家化的现象,评价方式单一、内容设计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三是未有效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真实评教,学生评价中普遍存在失公和失真现象。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本身年龄、性格喜好等原因,对于评教客观性和公正性会有失偏颇,比如对上课要求严格、要求较高的教师的评分可能会比平时要求一般的教师低。

(二)评教体系闭环结构缺位,弱化了评教结果作用的发挥。根据评教的目的,评教体系应该按照“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结构来构建和实施,从而可以达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没有能够建立起反馈和改进机制,评教结果不能做到制度化公开,改进也就没有了依据。领导可能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照顾面子问题,不公开、迟公布或者私下告知,而且即使反馈也仅是反馈评价分数,至于究竟问题出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无从具体清晰地知晓。评教成为为评而评的一种形式,评教结果做不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在指导、预警、激励和培训方面的运用,以评促改、以评促教成为一句空话。评教体系不能实现闭环,评教即失去存在的意义。

(三)评价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影响了评教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主要为期末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性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过程性评价,难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改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益。由于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教学评价工作开展存在低效和局限性,数据人工处理效率低下,数据分析差,反馈周期长,难以掌握教师教学情况的动态发展变化。

三、基于诊改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诊改特点。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启动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若干文件和精神,目前全国已经有二批试点高职院校完成或者正在启动建立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改机制。诊改是一种新理念,一种新的质量保证工作模式。一部分先行先试的高职院校,在建立和运行诊改机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质量管理水平和成效更上新台阶。诊改工作的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全员参与、全要素全过程管理、闭环螺旋系统、持续改进、信息化平台建设。这些特点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带来了实践指导意义。

(二)具有诊改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评价模式和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性的教学质量衡量和评价制度。评教的最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反馈和改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1.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模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标体系既要考虑教学质量生成的共性要素,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设计个性化指标,形成比较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生评价指标中,要设计具有容易理解和可度量的评教体系。指标体系中除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共性评价指标外,还应该设置“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素养、能力培养”及“为人师”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在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中,要设置“教学文件”“教学改进”等评价指标。

把学生确定为最重要的评价主体,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质量观,学生评价成绩应该设置占比最大(50%左右)。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参与度,一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评教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理解评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认真地去开展评教工作。二是为确保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可以对学生评教成绩进行科学处理,去除一定比例(5%左右)的最高学生评价分和一定比例(10%左右)的最低学生评价分后进行计算。

督导评价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可以引进校外企业专家建立专兼结合的督导评价队伍,通过组织督导对全校教师开展全覆盖听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2轮以上交叉听课,以此来提高督导评价的客观性。

2.建立过程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及时信息反馈机制。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事后评价代替过程管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主要以期末评价为主,关注的是结果性评价,是对教师已经完成的一个学期或者学年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性的事后评价。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是导致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不能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形成即评即改的闭环效应。为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应建立过程性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师课程开始到结束,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内容进行监控,包括教学资料和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态度、教学改革、毕业论文指导、科研等情况,通过全方面对教师教学过程开展持续监控和评价,及时诊断和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跟踪督促其不断改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不断螺旋上升的目的。实际操作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融入随堂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评价维度,既包含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也包含同行专家督导评价,让评价维度更加全面。建立及时反馈制度,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二级学院和教师本人,并提出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评价靠后人员,还需要分类制定整改措施进行针对性诊改。

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传统的评教一直存在评教结果统计滞后,并且缺乏对教学评价数据进行更为深层次、高价值数据分析的问题。教育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可以依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教学质量评价平台来开展,平台可集成完善的数据分析功能,实现评教结果实时呈现,统计数据客观细致。依托信息化技术,可以把评教主体、评教指标、课程和学生等基础信息提前录入系统,各个评教主体可以在评教系统中独立开展各项评价活动。评教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模块,可以综合随堂评教、平时评教、期中评教、期末评教信息,通过数据汇总、比对、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查看教师排序、答题率等基础数据,可以横向对比不同的年级、院系、课程等项目。可以纵向对比不同调查时点的结果。任课教师,通过在个人账号中查看本人的评价结果以及与同课程教师、本院系教师和本校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明确自身待提升的空间。

四、结语

斯塔夫尔比姆1983年在其所著《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高职院校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强过程性评教、构建评教闭环系统、开发信息化评教平台,努力发挥评教体系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130~132

[3]刘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困境解析[J].农业教育研究,2017,10

[4]冯雪彬,杜安然.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与监测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

[5]丁慧.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

[6]陈志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